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大政方针>>正文
李克强总理关于鼓励和保护民间“土中医”和“坐堂医”
发布时间:2015-12-10 发布者:广东省参茸协会

李克强总理关于鼓励和保护民间“土中医”和“坐堂医”

2015129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会议通过《中医药法(草案)》。从1983年首次立法提议算起,中医药立法的呼声迄今已有32载。

2015年,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非常明显。为支持中医药发展,今年5月,国务院正式颁布《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(2015-2020年)》,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。

20151029日,中国国家标准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《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》、《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》和《中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》等3项中医药国家标准,于121日起实施。三项标准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将实施统一的中药、中药方剂、中药供应链编码体系。

即将颁布的《中医药法》,预计会在哪些方面做出重大变改呢?长期关注中医药立法的人士综合前期多项行业政策法规,以及《中医药法》征求意见内容,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,而最终的法律条文还要以全国人大最终发布为准。

发展原则

一、中西医并重

坚持相互学习,鼓励西医学习中医,深入了解中医,从而促进中西医结合。改变中医面对西医的弱势地位,提升中医药和从业者在本机构乃至整个社会中的地位。

 

二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中医药

私人中医机构享受与政府中医机构同等待遇,提倡广泛深入民间、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。预计会降低中医门诊开办门槛,鼓励和保护民间“土中医”和“坐堂医”等。

三、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

回归中医药自身传统和特点,不得套用西医西药标准管理和发展中医药,制定中医药自身的标准,掌握全球中医药的话语权。

四、强化中医管理局职能

改变长期以来中医药产业“九龙治水”不利局面,预计可能将中医诊所等审批管理权划归中医药管理局。

中医药服务

一、建立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

保障全民享受中医药服务的权益,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乡镇卫生院甚至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。

二、明确中医医疗机构的定位

确定中医院必须偏重于提供中医药服务,明确服务内容和项目,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中医院以西医为主的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现状;预计专门的中医诊所可能不得提供西医西药服务。

三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预防保健作用

鼓励和支持全科医生;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。例如: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重大传染病时,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预先调剂或者煎煮汤剂,以备防疫所需。

继承创新

一、回归传统强调基础

在重视《四大经典》基础上,鼓励中医药学术争鸣,支持学术流派发展。注重实战,基于实践开展多种形式中医教育。

二、建立学术传承制度

这种传承既包括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;又包括师徒传承、流派传承;以及中医学术、中药技术等的学习传承。

三、实行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管理

专门设立传统中医师,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,可以申请参加传统中医师资格考试,并取得相关的中医行医资质。

中药发展

一、加强中药资源保护

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,出台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分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制度。接下来,不排除会对野生药用资源征收资源保护基金或税收的可能。

二、支持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

和品牌培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,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。形成独特的中药材“优质优价”良性发展体系。

三、保护中药饮片炮制技术

在支持应用传统工艺生产中药饮片同时,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饮片。

四、给予民间中医药宽松的发展环境

鼓励和扶持民间中医生加强培训学习;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可以自种、自采甚至自用地产中药材;支持利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如膏丹丸散等,并与成药等区别管理。

文化知识传播

一、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

鼓励向海内外传播中医药文化,将每年1011日定为“中医药日”。

二、坚持科学精神,反对和抵制伪科学

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打着中医药的旗号损害民众利益,损害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,否则将必究法律责任。

保障措施

一、将中医药纳入医保体系

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医保、职工医保和新农合定点机构;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、中药饮片、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。

二、推进中药的优质优价

对中药中华老字号、著名商标等优质产品,在定价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。

三、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责任

如各地必须出台相应的地方中医药发展规划,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;不经省级政府部门批准,地方不得擅自合并、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性质等。

广东省参茸协会编辑

联系我们:(020)32206039、32206251
版权所有: 广东省参茸协会
备案号: 粤ICP备14046626号

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0304号

主办单位: 广东省参茸协会 网站制作:广州宏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